電話:13396717148
手機:13396717148
郵箱:2668750499@qq.com
地址:總部: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(qū)徑山鎮(zhèn)強業(yè)路6號3幢第一層102 ——工廠: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新市鎮(zhèn)田心路15號11幢1號
第一章 設計內容和任務
1、設計題目
50000t/d的城市污水處理廠設計。
2、設計目的
溫習和鞏固所學知識、原理;
掌握一般水處理構筑物的設計計算。
3、設計要求:
獨立思考,獨立完成;
完成主要處理構筑物的設計布置;
工藝選擇、設備選型、技術參數(shù)、性能、詳細說明;
提交的成品:設計說明書、工藝流程圖、高程圖、廠區(qū)平面布置圖。
4、設計步驟:
水質、水量(發(fā)展需要、豐水期、枯水期、平水期);
地理位置、地質資料調查(氣象、水文、氣候);
出水要求、達到指標、污水處理后的出路;
工藝流程選擇,包括:處理構筑物的設計、布置、選型、性能參數(shù)。
評價工藝;
設計計算;
建設工程圖(流程圖、高程圖、廠區(qū)布置圖);
人員編制,經費概算;
施工說明。
5、設計任務
(1)、設計進、出水水質及排放標準
項目 | CODCr(mg/L) | BOD5(mg/L) | SS(mg/L) | NH3-N(mg/L) | TP(mg/L) |
進水水質 | ≤200 | ≤150 | ≤200 | ≤30 | ≤4 |
出水水質 | ≤60 | ≤20 | ≤20 | ≤15 | ≤0.1 |
排放標準 | 60 | 20 | 20 | 15 | 0.1 |
(2)、排放標準:(GB8978-1996)一級標準;
(3)、接受水體:河流(標高:-2m)
第二章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
一、氣象與水文資料:風向:多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;水文:降水量多年平均為每年2370mm; 蒸發(fā)量多年平均為每年1800mm; 地下水水位,地面下6~7m。年平均水溫:20℃
二、廠區(qū)地形:污水廠選址區(qū)域海拔標高在19-21m左右,平均地面標高為20m。平均地面坡度為
0.3‰~0.5‰ ,地勢為西北高,東南低。廠區(qū)征地面積為東西長224m,南北長276m。
三、污水處理工藝流程說明:
1、工藝方案分析:
本項目污水處理的特點為:①污水以有機污染為主,BOD/COD =0.75,可生化性較好,重金屬及其他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毒有害污染物一般不超標;②污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標BOD、COD、SS值為典型城市污水值。
針對以上特點,以及出水要求,現(xiàn)有城市污水處理技術的特點,以采用生化處理最為經濟。由于將來可能要求出水回用,處理工藝尚應硝化,考慮到NH3-N出水濃度排放要求較低,不必完全脫氮。根據(jù)國內外已運行的中、小型污水處理廠的調查,要達到確定的治理目標,可采用“A2/O活性污泥法”。
2、工藝流程
第三章 工藝流程設計計算
設計流量:
平均流量:Qa=50000t/d≈50000m3/d=2083.3 m3/h=0.579 m3/s
總變化系數(shù):Kz= (Qa-平均流量,L/s)
=
=1.34
∴設計流量Qmax:
Qmax= Kz×Qa=1.34×50000 =67000 m3/d =2791.7 m3/h =0.775 m3/s
設備設計計算
格柵
格柵是由一組平行的金屬柵條或篩網制成,安裝在污水渠道上、泵房集水井的進口處或污水處理廠的端部,用以截留較大的懸浮物或漂浮物。一般情況下,分粗細兩道格柵。
格柵型號:鏈條式機械格柵
設計參數(shù):
柵條寬度s=10.0mm 柵條間隙寬度d=20.0mm 柵前水深h=0.8m
過柵流速u=1.0m/s 柵前渠道流速ub=0.55m/s α=60°
格柵建筑寬度b
取b=3.2m
進水渠道漸寬部分的長度(l1):
設進水渠寬b1=2.5m 其漸寬部分展開角度α=20°
柵槽與出水渠道連接處的漸窄部份長度(l2):
通過格柵的水頭損失(h2):
格柵條斷面為矩形斷面, 故k=3, 則:
柵后槽總高度(h總):
設柵前渠道超高h1=0.3m
柵槽總長度(L):
每日柵渣量W:
設每日柵渣量為0.07m3/1000m3,取KZ=1.34
采用機械清渣。
提升泵房
水泵選擇
設計水量67000m3/d,選擇用4臺潛污泵(3用1備)
揚程/m | 流量/(m3/h) | 轉速/(r/min) | 軸功率/kw | 葉輪直徑/mm | 效率/% |
7.22 | 1210 | 1450 | 29.9 | 300 | 79.5 |
集水池
⑴、容積 按一臺泵最大流量時6min的出流量設計,則集水池的有效容積
⑵、面積 取有效水深,則面積
⑶、泵位及安裝
潛水電泵直接置于集水池內,電泵檢修采用移動吊架。
沉砂池
沉砂池的作用是從污水中去除砂子、煤渣等比重較大的顆粒,保證后續(xù)處理構筑物的正常運行。
選型:平流式沉砂池
設計參數(shù):
設計流量,設計水力停留時間
水平流速
長度:
水流斷面面積:
池總寬度: 有效水深
沉砂斗容積:
T=2d,X=30m3/106m3
每個沉砂斗的容積(V0)
設每一分格有2格沉砂斗,則
沉砂斗各部分尺寸:
設貯砂斗底寬b1=0.5m;斗壁與水平面的傾角60°,貯砂斗高h’3=1.0m
7、貯砂斗容積:(V1)
8、沉砂室高度:(h3)
設采用重力排砂,池底坡度i=6%,坡向砂斗,則
9、池總高度:(H)
10、核算最小流速
(符合要求)
初沉池
初沉池的作用室對污水仲密度大的固體懸浮物進行沉淀分離。
選型:平流式沉淀池
設計參數(shù):
池子總面積A,表明負荷取
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
取t=1.5h
沉淀部分有效容積V’
池長L
池子總寬度B
池子個數(shù),寬度取b=5 m
校核長寬比
(符合要求)
污泥部分所需總容積V
已知進水SS濃度=200mg/L
初沉池效率設計50%,則出水SS濃度
設污泥含水率97%,兩次排泥時間間隔T=2d,污泥容重
每格池污泥所需容積V’
10、污泥斗容積V1,
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積V2
污泥斗和梯形部分容積
沉淀池總高度H
取8m
設計參數(shù)
1、設計最大流量 Q=50 000m3/d
2、設計進水水質 COD=200mg/L;BOD5(S0)=150mg/L;SS=200mg/L;NH3-N=30mg/L;TP=4mg/L
3、設計出水水質 COD=60mg/L;BOD5(Se)=20mg/L;SS=20mg/L;NH3-N=15mg/L;TP=0.1mg/L
4、設計計算,采用A2/O生物除磷工藝
BOD5污泥負荷N=0.13kgBOD5/(kgMLSS·d)
回流污泥濃度XR=6 600mg/L
污泥回流比R=100%
混合液懸浮固體濃度
反應池容積V
反應池總水力停留時間
各段水力停留時間和容積
厭氧:缺氧:好氧=1:1:3
厭氧池水力停留時間,池容;
缺氧池水力停留時間,池容;
好氧池水力停留時間,池容
厭氧段總磷負荷
反應池主要尺寸
反應池總容積
設反應池2組,單組池容
有效水深
單組有效面積
采用5廊道式推流式反應池,廊道寬
單組反應池長度
校核: (滿足)
(滿足)
取超高為1.0m,則反應池總高
反應池進、出水系統(tǒng)計算
進水管
單組反應池進水管設計流量
管道流速
管道過水斷面面積
管徑
取出水管管徑DN700mm
校核管道流速
回流污泥渠道。單組反應池回流污泥渠道設計流量QR
渠道流速
取回流污泥管管徑DN700mm
進水井
反應池進水孔尺寸:
進水孔過流量
孔口流速
孔口過水斷面積
孔口尺寸取
進水豎井平面尺寸
出水堰及出水豎井。按矩形堰流量公式:
式中 ——堰寬,
H——堰上水頭高,m
出水孔過流量
孔口流速
孔口過水斷面積
孔口尺寸取
進水豎井平面尺寸
出水管。單組反應池出水管設計流量
管道流速
管道過水斷面積
管徑
取出水管管徑DN900mm
校核管道流速
曝氣系統(tǒng)設計計算
設計需氧量AOR。
AOR=(去除BOD5需氧量-剩余污泥中BODu氧當量)+(NH3-N硝化需氧量-剩余污泥中NH3-N的氧當量)-反硝化脫氮產氧量
碳化需氧量D1
硝化需要量D2
反硝化脫氮產生的氧量
總需要量
最大需要量與平均需氧量之比為1.4,則
去除1kgBOD5的需氧量
標準需氧量
采用鼓風曝氣,微孔曝氣器。曝氣器敷設于池底,距池底0.2m,淹沒深度3.8m,氧轉移效率EA=20%,計算溫度T=25℃。
相應最大時標準需氧量
好氧反應池平均時供氣量
最大時供氣量
所需空氣壓力p
式中
曝氣器數(shù)量計算(以單組反應池計算)
按供氧能力計算所需曝氣器數(shù)量。
供風管道計算
供風干管道采用環(huán)狀布置。
流量
流速
管徑
取干管管徑微DN500mm
單側供氣(向單側廊道供氣)支管
流速
管徑
取支管管徑為DN300mm
雙側供氣
流速
管徑
取支管管徑DN=450mm
⑿、厭氧池設備選擇(以單組反應池計算) 厭氧池設導流墻,將厭氧池分成3格。每格內設潛水攪拌機1臺,所需功率按池容計算。
厭氧池有效容積
混合全池污水所需功率為
污泥回流設備
污泥回流比
污泥回流量
設回流污泥泵房1座,內設3臺潛污泵(2用1備)
單泵流量
水泵揚程根據(jù)豎向流程確定。
混合液回流設備
混合液回流泵
混合液回流比
混合液回流量
設混合液回流泵房2座,每座泵房內設3臺潛污泵(2用1備)
單泵流量
混合液回流管。
混合液回流管設計
泵房進水管設計流速采用
管道過水斷面積
管徑
取泵房進水管管徑DN900mm
校核管道流速
③ 泵房壓力出水總管設計流量
設計流速采用
二沉池
設計參數(shù)
為了使沉淀池內水流更穩(wěn)、進出水配水更均勻、存排泥更方便,常采用圓形輻流式二沉池。二沉池為中心進水,周邊出水,幅流式沉淀池,共2座。二沉池面積按表面負荷法計算,水力停留時間t=2.5h,表面負荷為1.5m3/(m2?h-1)。
池體設計計算
二沉池表面面積
二沉池直徑, 取29.8m
池體有效水深
混合液濃度 ,回流污泥濃度為
為保證污泥回流濃度,二沉池的存泥時間不宜小于2h,
二沉池污泥區(qū)所需存泥容積Vw
采用機械刮吸泥機連續(xù)排泥,設泥斗的高度H2為0.5m。
二沉池緩沖區(qū)高度H3=0.5m,超高為H4=0.3m,沉淀池坡度落差H5=0.63m
二沉池邊總高度
校核徑深比
二沉池直徑與水深比為,符合要求
進水系統(tǒng)計算
進水管計算
單池設計污水流量
進水管設計流量
選取管徑DN1000mm,
流速
坡降為 1000i=1.83
進水豎井
進水豎井采用D2=1.5m,流速為0.1~0.2m/s
出水口尺寸0.45×1.5m2,共6個,沿井壁均勻分布。
出水口流速
穩(wěn)流筒計算
取筒中流速
穩(wěn)流筒過流面積
穩(wěn)流筒直徑
出水部分設計
單池設計流量
環(huán)形集水槽內流量
環(huán)形集水槽設計
采用周邊集水槽,單側集水,每池只有一個總出水口,安全系數(shù)k取1.2
集水槽寬度 取
集水槽起點水深為
集水槽終點水深為
槽深取0.7m,采用雙側集水環(huán)形集水槽計算,取槽寬b=0.8m,槽中流速
槽內終點水深
槽內起點水深
校核:當水流增加一倍時,q=0.2896 m3/s,v′=0.8m/s
設計取環(huán)形槽內水深為0.6m,集水槽總高為0.6+0.3(超高)=0.9m,采用90°三角堰。
出水溢流堰的設計
采用出水三角堰(90°),堰上水頭(三角口底部至上游水面的高度)H1=0.05m(H2O).
每個三角堰的流量
三角堰個數(shù)
三角堰中心距(單側出水)
排泥部分設計
單池污泥量
總污泥量為回流污泥量加剩余污泥量
回流污泥量
剩余污泥量
集泥槽沿整個池徑為兩邊集泥
消毒接觸池
4、加氯間
⑴、加氯量 按每立方米投加5g計,則
⑵、加氯設備 選用3臺REGAL-2100型負壓加氯機(2用1備),單臺加氯量為10kg/h
污泥泵房
設計污泥回流泵房2座
1、設計參數(shù)
污泥回流比100%
設計回流污泥流量50000m3/d
剩余污泥量2130m3/d
污泥泵
回流污泥泵6臺(4用2備),型號 200QW350-20-37潛水排污泵
剩余污泥泵4臺(2用2備),型號 200QW350-20-37潛水排污泵
集泥池
⑴、容積 按1臺泵最大流量時6min的出流量設計
取集泥池容積50m3
⑵、面積 有效水深,面積
集泥池長度取5m,寬度
泵位及安裝
排污泵直接置于集水池內,排污泵檢修采用移動吊架。
污泥濃縮池
初沉池污泥含水率大約95%
設計參數(shù)
濃縮池尺寸
濃縮后污泥體積
采用周邊驅動單臂旋轉式刮泥機。
貯泥池
污泥量
貯泥池容積
設計貯泥池周期1d,則貯泥池容積
貯泥池尺寸
攪拌設備
為防止污泥在貯泥池終沉淀,貯泥池內設置攪拌設備。設置液下攪拌機1臺,功率10kw。
脫水間
壓濾機
2、加藥量計算
投加量 以干固體的0.4%計
.
十二、構建筑物和設備一覽表:
序號 | 名稱 | 規(guī)格 | 數(shù)量 | 設計參數(shù) | 主要設備 |
1 |
格柵 |
L×B = 3.58m×3.2m |
1座 | 設計流量 Qd=50000m3/d 柵條間隙 柵前水深 過柵流速 | HG-1200回旋式機械格柵1套 超聲波水位計2套 螺旋壓榨機(Φ300)1臺 螺紋輸送機(Φ300)1臺 鋼閘門(2.0X1.7m)4扇 手動啟閉機(5t)4臺 |
2 |
進水泵房 |
L × B = 20m× 13m |
1座 | 設計流量Q=2793.6 m3/h 單泵流量Q= 350m3/h 設計揚程H=6mH2O 選泵揚程H= 7.22mH2O 1mH2O=9800 Pa | 螺旋泵(Φ1500mm,N60kw)5臺,4用1備 鋼閘門(2.0mX2.0m)5扇 手動啟閉機(5t)5臺 手動單梁懸掛式起重機(2t,Lk4m)1臺 |
3 |
平流沉砂池 |
L×B×H= 12.5m×3.1m×2.57m |
1座 | 設計流量 Q=2793.6 m3/h 水平流速v= 0.25 m/s 有效水深H1= 1 m 停留時間T= 50 S |
砂水分離器(Φ0.5m)2臺 |
4 |
平流式初沉池 |
L×B×H= 21.6m×5m×8m |
13座 |
設計流量Q= 2793.3 m3/h 表面負荷q= 2.0m3/(m2·h) 停留時間T= 2.0 d
|
全橋式刮吸泥機(橋長40m,線速度3m/min, N0.55X2kW) 2臺 撇渣斗4個
|
5 |
曝氣池
|
L×B×H = 70m×55m×4.5m |
1座 |
BOD為150,經初沉池處理,降低25% | 羅茨鼓風機(TSO-150,Qa15.9m3/min, P19.6kPa,N11kw)3臺 消聲器6個 |
6 |
輻流式二沉池 |
D×H= Φ29.8m×3m |
2座 | 設計流量Q= 2084.4m3/h 表面負荷q= 1.5m3/(m2·h) 固體負荷qs= 144~192 kgSS/(m2·d) 停留時間T= 2.5 h 池邊水深H1=2 m
|
全橋式刮吸泥機(橋長40m,線速度3m/min, N0.55X2kW) 2臺 撇渣斗4個 出水堰板1520mX2.0m 導流群板560mX0.6m |
7 | 接觸消毒池 | L×B×H= 32.4m×3.6m×3m |
1座 | 設計流量Q=2187.5 m3/h 停留時間T= 0.5 h 有效水深H1=2 m |
注水泵(Q3~6 m3/h )2臺 |
9 |
加氯間 |
L×B= 12m×9m |
1座 |
投氯量 250 kg/d 氯庫貯氯量按15d計 |
負壓加氯機(GEGAL-2100)3臺 電動單梁懸掛起重機(2.0t)1臺 |
10 |
回流及剩 余污泥泵房(合建式) |
L×B= 10m×5m |
1座 | 無堵塞潛水式回流污泥泵2臺 鋼閘門(2.0X2.0m)2扇 手動單梁懸掛式起重機(2t)1臺 套筒閥DN800mm, Φ1500mm 2個 電動啟閉機(1.0t)2臺 手動啟閉機(5.0t)2臺 無堵塞潛水式剩余污泥泵3臺 |
第四章 平面布置
(1)總平面布置原則
該污水處理廠為新建工程,總平面布置包括:污水與污泥處理工藝構筑物及設施的總平面布置,各種管線、管道及渠道的平面布置,各種輔助建筑物與設施的平面布置。總圖平面布置時應遵從以下幾條原則。
① 處理構筑物與設施的布置應順應流程、集中緊湊,以便于節(jié)約用地和運行管理。
② 工藝構筑物(或設施)與不同功能的輔助建筑物應按功能的差異,分別相對獨立布置,并協(xié)調好與環(huán)境條件的關系(如地形走勢、污水出口方向、風向、周圍的重要或敏感建筑物等)。
③ 構(建)之間的間距應滿足交通、管道(渠)敷設、施工和運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。
④ 管道(線)與渠道的平面布置,應與其高程布置相協(xié)調,應順應污水處理廠各種介質輸送的要求,盡量避免多次提升和迂回曲折,便于節(jié)能降耗和運行維護。
⑤ 協(xié)調好輔建筑物,道路,綠化與處理構(建)筑物的關系,做到方便生產運行,保證安全暢道,美化廠區(qū)環(huán)境。
(2)總平面布置結果
污水由北邊排水總干管截流進入,經處理后由該排水總干管和泵站排入河流。
污水處理廠呈長方形,東西長380米,南北長280米。綜合樓、職工宿舍及其他主要輔助建筑位于廠區(qū)東部,占地較大的水處理構筑物在廠區(qū)東部,沿流程自北向南排開,污泥處理系統(tǒng)在廠區(qū)的東南部。
廠區(qū)主干道寬8米,兩側構(建)筑物間距不小于15米,次干道寬4米,兩側構(建)筑物間距不小于10米。
總平面布置參見附圖1(平面布置圖)。
第五章 高程布置及計算
(1)高程布置原則
① 充分利用地形地勢及城市排水系統(tǒng),使污水經一次提升便能順利自流通過污水處理構筑物,排出廠外。
② 協(xié)調好高程布置與平面布置的關系,做到既減少占地,又利于污水、污泥輸送,并有利于減少工程投資和運行成本。
③ 做好污水高程布置與污泥高程布置的配合,盡量同時減少兩者的提升次數(shù)和高度。
④ 協(xié)調好污水處理廠總體高程布置與單體豎向設計,既便于正常排放,又有利于檢修排空。
(2)高程布置結果
由于該污水處理廠出水排入市政排水總干管后,經終點泵站提升才排入河流,故污水處理廠高程布置由自身因素決定。
采用普通活性污泥法,輻流式二沉池、曝氣池、初沉池占地面積較大,如果埋深設計過大,一方面不利于施工,也不利于土方平衡,故按盡量減少埋深。從降低土建工程投資考慮,出水口水面高程定為64m,則相應的構筑物和設施的高程可以從出水口逆流計算出其水頭損失,從而算出來。
總高程布置參見附圖2高程圖。
(3)高程計算
h1—沿程水頭損失 h1=il, i—坡度 i=0.005
h2—局部水頭損失 h2=h1×50%
h3—構筑物水頭損失
巴氏計量槽
H=0.3m
巴氏計量槽標高 -1.7000m
消毒池的相對標高
排水口的相對標地面標高: 0.00m
消毒池的水頭損失: 0.30m
消毒池相對地面標高: -1.4000m
沉淀池高程損失計算
l=40m
h1=il=0.005×40=0.20m
h2= h1×50%=0.10m
h3=0.45m
H2=h1+h2+h3=0.20+0.10+0.45=0.75m
沉淀池相對地面標高 -0.6000m
A2/O反應池高程損失計算
l=55m
h1=il=0.005×55=0.275m
h2= h1×50%=0.1375m
h3=0.60m
H3=h1+h2+h3=0.275+0.1375+0.60=1.0125m
A2/O反應池池相對地面標高 0.4625m
平流式沉砂池高程損失計算
l=12m
h1= il=0.005×12=0.06m
h2= h1×50%=0.03m
h3=0.3m
H4=h1+h2+h3=0.06+0.03+0.30=0.39m
平流式沉砂池相對地面標高 0.8525m
細格柵高程損失計算
h1= 0.30m
h2= h1×50%=0.15m
h3=0.30m
H5=h1+h2+h3=0.30+0.15+0.30=0.75m
細格柵相對地面標高 1.6025m
污水提升泵高程損失計算
l=5m
h1= il=0.005×5=0.025m
h2= h1×50%=0.0125m
h3=0.20m
H6=h1+h2+h3=0.025+0.0125+0.20=0.2375m
污水提升泵相對地面標高 -4.1600m